第297章 舞台之上的人_千年世家: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
新新小说 > 千年世家: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> 第297章 舞台之上的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7章 舞台之上的人

  当王痣的孩子出生的时候,王痣也好、刘启也罢,俱都是十分兴奋的神色,尤其是刘启。

  因为正是在这一年他将九王之乱彻底平息,诸王在他的手中已经成为了可以随意拿捏的泥巴,这个时候所发生的一切都会被他称之为“祥瑞”,更何况是喜得儿子这么大的一件好事?

  于是,刘启亲自为这个孩子起名。

  这里要说明,皇子的姓名不一定都是由天子来起的,因为在某些时候皇子不受到天子的喜爱,他也不能够没有名字不是么?

  而且,除却一部分特别受到皇帝喜爱的孩子,其他孩子的姓名大概率是由长辈取出,之后交给皇帝选择。

  这一次,王痣的孩子的名字确实从头到尾都是由刘启来取的。

  刘启坐在未央宫中,神色喜悦兴奋的看着面前的奏疏。

  而恰在此时,王痣前来请求他为自己的孩子赐名,刘启没有丝毫犹豫,随口说道:“便叫做“彻”吧。”

  他的眉宇中带着些得意和肆意盎然,声音中也是让人能够轻易的感觉到他的快乐。

  “希望他能够贯彻朕削藩的意志。”

  贯彻天子的意志?

  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,王痣心中顿时猛的一惊,而后脸上带着恐惧与惊喜的神色跪伏在地上谢恩。

  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刘启也是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儿,但他看着已然谢恩的王痣却又不好将自己的话语收回去,毕竟天子一言九鼎,怎么能够随意收回呢?

  思及这里,刘启的神色更加缓和了。

  在这个时候他随口发自内心的说出这句话,倒也没有什么错漏,毕竟即便只是让刘彻为封王,也是贯彻削藩的意志不是么?

  让他做一个没有封地的封王。

  变革,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开始。

  这对于天下诸王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交代。

  当然,刘启的心中还有另外一个想法——那就是为何不看看刘彻这个孩子有没有可以培养的希望呢?

  皇长子刘荣已经被他贬谪为燕王,即便暂时没有让燕王归于封地的打算,他也不准备让刘荣接受这个大位,这个位置太过于高大了,刘荣把握不住。

  而刘荣的母亲——栗姬更是让刘启心中厌烦。

  自己所宠爱的夫人,她竟然敢直接动手准备将其淹死?

  这是何等大胆?

  刘启想着想着,就是冷哼一声,而后叹了口气,望着不远处的天空,再次陷入了沉思。

  而王痣则是因为刘启没有开口而不敢动弹。

  除却皇长子刘荣之外,其余的几个孩子也是都不争气,没有一个能够可以坐上这个位置,带着大汉继续向前进

  刘德?

  这个人还不如刘荣,不仅是才华不如,连名声地位也不如,他连长子都不是。

  而且他与刘荣乃是同母。

  因为母亲的缘故触怒了刘启的刘荣都不在选择当中,刘德怎么可能进入他的视线?

  那么还剩下谁呢?

  端坐在高位上的大汉天子刘启扫视了一圈,看遍了自己的所有孩子,最后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承接自己的大位。

  目前看来还有点希望的就是这个刚出生的“刘彻”了。

  这么一想,刘启就觉着自己方才脱口而出的话更像是一个语言了。

  他的余光看见了跪伏在地上,依旧不敢起来的王痣,摆了摆手让她退下了。

  等到王痣离开了之后,刘启才是一脸烦闷的说道:“看来,朕还是要多有几个子嗣啊,否则这皇位岂不是真的要给梁王了?”

  刘启当然是冷血冷情的人,但若是他到死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,那么他宁愿将皇位暂时空置,或者立一个幼年时期的儿子,让陈氏把控朝政。

  至少陈氏把控朝政,大汉不会出错不是么?

  若是这幼年的儿子不争气的话.那就更加简单了,让陈氏继续把控朝政,直到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出现。

  刘启用一种摆烂的心思想到,反正陈氏这种“君子”就是可以欺之以方不是么?

  陈氏把控朝政再久,也不会真的取而代之。

  这就是陈氏的信誉。

  “桃花源”

  陈野看到这里,终于松了口气。

  到了这里之后大汉就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了,之后他至少可以沉睡百年的时间,等下一次他再次苏醒,就已经不知是何年了。

  这样想着,陈野大笑一声,而后一挥袖子,将面前的水镜打碎,之后走向屋子。

  他躺在床榻上,那疲惫的精神终于可以陷入短暂的沉眠,让许久不曾得到缓解的魂体得到短暂的安歇。

  随着陈野的沉睡,整个桃花源就如同一座进入到冬日的花园一样,花园中所有的花朵都开始不断的凋谢,那漫天都是由风吹动的桃花。

  桃花一点点的被风儿席卷到天穹,而后再次落下。

  洁白的雪花落在地上,将一切都覆盖。

  “桃花源”陷入了沉眠当中。

  景元十一年,冬日的最后一天。

  陈辟在家中收拾着行李,他已经决定好要入宫了。

  他要去找当今的天子,向他诉说如今所有的一切,他要承认自己的志向,并且请求天子同意。

  陈秋站在陈辟的身旁眼神中的担忧之色弥漫而不散去,他轻轻的开口问道:“你真的已经做好了决定么?”

  陈辟连头都没有回,只是默默地说道:“兄长,您这已经是询问的第十五次了。”

  他将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,之后转过头,与陈秋的目光对视:“兄长,你知道的,我不喜欢这些蝇营狗苟的政治。”

  陈辟憨笑一声。

  他都到了陈秋的面前,抱住了陈秋:“弟弟,我知道你为我承担了许多。”

  “这辈子兄长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伱的了。”

  “若是有下一生的话,换成是哥哥为你承担。”

  这些话说的很小声,但全都落在了陈秋的耳朵中,他的眼眶瞬间就有些发红了,但他强忍着哽咽的声音说道:“没事,我愿意的。”

  他叹了口气:“去吧,去找陛下吧。”

  未央宫

  当陈辟的车马出发的时候,绣衣使者就已经提前来到了皇宫,向天子禀告这件事情了。

  而此时,天子的对面坐着的正是“陈拓”。

  陈拓听到绣衣使者的禀告,脸上神色不变,而天子则是看向了他,低声问道:“陈相,你为陈氏中人,你应当是知道西域大漠有多么的危险。”

  刘启困惑的问道:“为何陈辟一定要去西域大漠?”

  “难道西域大漠隐藏着什么东西?”

  刘启以近乎于一种直觉的态度发现了这其中的问题,而陈拓对此并没有任何的隐瞒。

  “陛下,想必您也知道,陈氏有一座藏书阁,名为“拙身楼”,这其中有无数的书籍,自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传下来的大多数经典都在其中。”

  “而其中最重要的,却并不是诸子的经典,而是另外的一些东西。”

  “先祖陈野的“手札”和“日记”,这些东西当中偶尔会记载一些关于先祖的随意之言。”

  陈拓犹豫了片刻后还是说道:“想必陛下也是有所听闻,天下间有关于我陈氏先祖陈野的传闻,说先祖陈野其实是天上的仙人,只是来人间建立这陈氏以辅佐王朝的说法。”

  他苦笑一声:“虽然臣完全不相信这些,但先祖的笔记中的确是有一些记载,说是记载,不如说是先祖的猜测。”

  “先祖说大海的另外一边有另外一块、两块大陆,这大陆上有区别于华夏与各种蛮夷的人存在,他们金发碧眼或者红发碧眼,其中还藏着许多的金银矿产。”

  陈拓低声说道:“而其中关于西域的记载,比这“新大陆”的记载更多,先祖所言,西域大漠有许多的食物、粮食、甚至有些东西是华夏大地所没有的。”

  “比如香料。”

  “在西域,香料并不是一种十分名贵的东西,只是因为西域并没有适合香料的栽种环境,所以才会稀少。”

  他看着天子说道:“若是能够将这些带回大汉”

  后面的话陈拓没有说完,但刘启的眼睛已经足够明亮了。

  他近乎是以一种激动的语气询问道:“你说的,是真的?”

  陈拓点头:“这些陈辟应当是比臣更加了解,因为当时臣只读有用之书,并没有读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日记和手札”

  他十分愧疚。

  而刘启则已经是摩拳擦掌了。

  等到陈辟抵达未央宫的时候,见到的便是这一幕。

  刘启眼巴巴的看着他的到来,眼神中甚至有着浓厚的期待和盼望。

  当他的脚步踏入这未央宫的时候,刘启直接站了起来,起身相迎。

  “陈卿!朕苦等你许久!”

  陈辟虽然还在状况外,但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陈拓之后,心里百转千回瞬间明白了些什么,于是笑着回应天子的话语。

  想必是他这位叔祖说了什么吧。

  果不其然,他落座之后,天子开口询问的话也十分简单:“西域之中,可的确是有香料种子,那些种子是否适合中原栽培?是否可以大量栽培,不至于如今这般价值千金?”

  “西域那边都有什么新鲜的东西,你可知道?”

  这个问题并没有出乎陈辟的预料,于是他将其一一给刘启解答,甚至为了让刘启答应他的请求,陈辟还特意夸大其词的说道:“陛下,那西域何止是有这些啊。”

  “他们甚至有一种植物,栽种在地上之后,可以生长出来一种花朵,这种花朵先祖命名为“棉花”,其造价低廉,比布和丝要普通的多,但用其填充的衣物,即便是在寒冬也能够感觉到温暖!”

  “那里有无数的金银铜矿,全都坐落在西域大漠之中。”

  他尽情的蛊惑着刘启,反正在陈野的笔记中的确是有记载几个关于金银矿的记载

  若是刘启到时候真的要,那大不了将其挖一下就是了

  大汉会害怕那些蛮夷之辈么?

  笑话。

  即便是现在恢复了不少的“匈奴”,大汉也是完全不在怕的。

  说完这些之后,陈辟猛地抬起头看着天子,用一种极度诱惑的语气说道:“陛下,这些都是记录在先祖手札之中的东西,虽然不知道为何先祖知道这些,但应当是没有错漏的。”

  “臣愿意为了大汉、为了陛下而前往寻找!”

  “还望陛下同意!”

  刘启看着陈辟那坚定的神色,脸上简直是乐开了怀:“好好好,不愧是陈氏的麒麟子!不愧是我大汉的陈氏!”

  他略微沉吟后,便直接看着陈辟说道:“传朕诏令,加封陈辟为“征西王”,拜为上将军,责令其率五千兵马、并士卒、商贩一干人等,前往西域。”

  刘启想了想后,又开口道:“此去一路凶险,朕赐予你生杀大权,便宜行事。”

  “一切紧急事物可以自行决断,无需上书请奏之后再行事。”

  对于在外的臣子,这已经是最大的信任了。

  更何况,刘启还拜陈辟为征西王?

  这是陈氏如今存在于世的第二个王,也是陈氏如今第一个不是继承了先人王位的王。

  大汉,征西王,陈辟!

  这个名字注定要名留青史。

  景元十二年,春。

  长安城外,刘启带着文武百官站在门口目送陈辟的离去,而人群中的陈秋则已经是泪流满面。

  一眨眼,一眼的时间便过去了。

  这一年乃为景元十三年。

  秋,风雨大作。

  在去岁的时候,皇帝就赦免了栗姬的罪行,并且刘荣没有被外放为燕王,天子收回了刘荣的封号。

  刘荣再次加入了储君之位的争夺战争。

  而梁王的形势则是日渐衰退。

  这让刘武不由得有些着急了。

  他甚至多次前往宫中,拜会自己的母亲,想要请求自己的母亲帮助自己争夺这个位置。

  只是很可惜。

  窦太后此时有心无力。

  景元十四年。

  此时的天子身体的年岁正在逐渐变长,而身体则是逐渐变差。

  在这个时期,另外一位皇子也逐渐的站到了争夺皇位的战场舞台之上。

  此时,站在这个舞台上准备争夺皇位的人有三个。

  其一:大汉梁王——刘武。

  其二:大汉皇长子——刘荣。

  其三:大汉皇子——刘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inxin001.com。新新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xinxin00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